出版
撰写教材5部,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服装材料学》(第二版)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服装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主编计算机艺术设计规划系列教材出版2部。
论文发表
在国内核心期刊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有:《新材料给着装带来的创新》、《把握材料 成就服装》 、《材料对服装的作用因素》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装饰》
《统筹运行 交叉互动 灵活开放 旨在创新——建设面向未来的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平台》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实验室技术与管理》
《建设综合创新型艺术设计实验教学平台——谈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与实践》发表于《设计教育》
《衣生态,无处不在》发表于《第三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防染妙趣与创新灵感》、《“衣生态”探索与实践》、《服装新材料、新体现》、《纺织品绿色生态理念》、《功能纺织面料对服装穿着的人性化关爱》等10篇论文发表于2008年—2017年《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并荣获论文评选优秀奖。
项目
2013年—2014年,执行负责的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计算机艺术设计课程与教材创新研究》通过验收,并主编出版计算机艺术设计规划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年—2016年,作为立项及项目负责人完成清华大学本科教改项目《综合、开放、创新型艺术设计实验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通过验收。新版《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宣传片》拍摄制作是项目重点内容之一,作为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及策划与监制,聘请专业电影拍摄制作团队高清实拍、精心打造,2017年学院官微和优酷视频发布后广受好评与点赞,当时获得累积46000多的访问量及很好的社会反响。
2019年之前,担任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期间不断策划举办实验教学的学术、交流、展示活动,如:专题讲座、workshop、课程展览展示等,策划、开创、主办并学术主持专业讲座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系列“讲&做”16期,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深受欢迎。如:“印迹重温——活版印刷的再生”、“人文传承与摄影细节”、“纺织品数码印花”、“刺绣——针与线的艺术之秀”、“探寻指尖艺术的极限”、“自然草木 生态染色”、“亲子体验佛山狮子头文化”、“北京绒鸟绒花技艺”、“非遗进清华 拼布绣进课堂”、“非遗进清华——湘绣·立体绣体验”等。
本人及指导研究生获得设计专利4项。
主要获奖
执行负责的《加强艺术与设计实验中心建设、创新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模式》项目荣获2014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服装材料学》(第二版)荣获2012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服装材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荣获2004年“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
199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服装材料学》荣获第二届全国服装书刊展评会优秀书刊奖。
立项并指导的《衣生态探索与实践》项目荣获清华大学2015年SRT计划优秀项目二等奖,本人荣获2015年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
2009、2010年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班(级)主任
作品参展
动态变色作品《Yes or No》参加
2020年第十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20·20”中美纤维艺术与科技创新交流展、2019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2019年“煉”——第五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作品展
《茶·易——旧衣再生 新料再造》参加
2017年国际防染艺术展、2018年第十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微”妙——交织的显微结构》参加
2016年第九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学院传薪”——60年院庆教师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建系60周年师生作品展
《简材再造——无剪裁、旧衣新态》参加2015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学术作品展(设计)
《异犹未尽》参加2015年国际印花艺术设计大展
《Summer Flowers & Autumn Leaves》参加2019年第十一届亚洲纤维艺术展(马来西亚吉隆坡)
《10 Years of Bloom》参加2017年亚洲纤维艺术展(日本福冈美术馆)
《柞茧自赋》参加2010年第七届亚洲纤维艺术展(中国)
《from Autumn to Spring》参加2008年第六届亚洲纤维艺术展(印度尼西亚)
《Abloom》参加2007年第五届亚洲纤维艺术展(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