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工业设计教育多年,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建设等围绕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研究,20032009年作为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及2009年至2012年任系主任期间,参与和主导了历次本学科的教学改革和新课程体系建设,和本系教师同事共同创立了在国内设计教育界领先且卓有影响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除发表相关论文外,2011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聘为普通高等教育工业设计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丛书主编,本人从教材整体规划、教材课程架构到每本教材的核心内容,提出许多具体的写作意见和建议,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有18本教材出版发行,许多教材被一些中国设计院校列为课程指定教材。
对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设计思维规律进行分析研讨的基础上,梳理出设计学的知识类型和结构关系,结合学科的发展,提出了立体化的知识板块和系统的课程构架,发表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率先实行由课题实践教学方式深化设计研究的教学方法,这一理念成为本系专业课程的基本框架,推动了本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和向设计研究型教育模式的转化。
重点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发表论文《设计研究计划的构成要素》、《服务经济下的产品体验设计探析》等论文,自2008年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参与横向课题十余项,其中多为设计研究类项目,均完满结题。
在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界率先对设计前沿领域“实体交互设计”开展研究,2011年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日本东京造型大学联合成立《国际实体交互设计实验室》,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实践实体交互设计,该课程的教学成果录入2013年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上出版的《创新课程案例汇编》。2013年4月,在我院展厅举办了清华大学、莫纳什大学和东京造型大学三院校作品联展,所有清华参展作品均为课程中本人指导的训练课题。该领域已成为工业设计系的一个新专业特色。
率先将社会创新的模式应用于北京市手工艺产业的传承与创的研究和应用,用社会创新的组织形式,集广泛的社会资源,解决北京市手工艺产业的发展问题。自主科研课题《社会创新模式下的北京手工艺品传承创新平台建设》于2019年结题。
总结多年的教学成果,作为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创新设计实验教学丛书主编,出版《走向全球化》、《低碳•云端•设计》、《设计师的毕业典礼》多本本系教学成果汇编,增强了清华在国内设计院校中的影响力。